為什麼比特幣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龐氏騙局

已發表: 2018-01-01

除了對犯罪的可用性之外,比特幣還存在重大設計缺陷

在 90 年代後期,矽谷風險投資家和紐約市投資銀行家使用諸如“將眼球貨幣化”、“粘性”和“B2C”之類的詞組來為互聯網公司的荒謬估值辯護。 他們聲稱傳統方法不適用於評估沒有收入的互聯網公司,因為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全新的經濟體。

相信這些人,害怕錯過淘金熱,小投資者、爺爺奶奶、理髮師和出租車司機將畢生積蓄投資於 Pets.com、Webvan 和 eToys 等公司。

泡沫破滅了,他們失去了一切。

通過將數十億美元的財富從大街轉移到華爾街,風投、肆無忌憚的 CEO 和銀行家實際上以犧牲數十萬普通投資者為代價致富,讓他們對自己的未來感到絕望。

歷史正在用比特幣重演

這一次,不僅僅是 Main Street USA 即將丟掉球衣; 它也是發展中國家。 科技使矽谷、中國和紐約市的炒作者有可能在任何地方欺騙任何擁有銀行賬戶和互聯網連接的人。

比特幣受害者被出售的故事是,由於我們不能信任政府發行的貨幣,比特幣是貨幣的未來。 一位投資者稱比特幣是“來自上帝的禮物,可以幫助人類解決用錢製造的爛攤子。” 一位 PayPal 主管預測,比特幣的價格將在未來 5 到 10 年內達到 100 萬美元; 資產經理說這是新的黃金。

這完全是胡說八道。 是的,比特幣的價格可能還會翻倍甚至翻兩番——因為它的價格是基於純粹的投機,而這些故事正在助長這種投機。 但比特幣的市場價格幾乎肯定會在某個時候崩潰和燃燒,就像互聯網公司所做的那樣,並且出於同樣的原因:因為這都是炒作。 當它發生時,沒有人可以求助,因為沒有政府或銀行支持它,而炒作比特幣的人將已經套現並且早已不復存在。

為你推薦:

元界將如何改變印度汽車業

元界將如何改變印度汽車業

反暴利條款對印度初創企業意味著什麼?

反暴利條款對印度初創企業意味著什麼?

Edtech 初創公司如何幫助提高技能並使勞動力為未來做好準備

教育科技初創公司如何幫助印度的勞動力提高技能並為未來做好準備……

本週新時代科技股:Zomato 的麻煩仍在繼續,EaseMyTrip 發布強...

印度初創公司走捷徑尋求資金

印度初創公司走捷徑尋求資金

據報導,數字營銷初創公司 Logicserve Digital 從替代資產管理公司 Florintree Advisors 籌集了 80 盧比的資金。

數字營銷平台 Logicserve 獲得 80 盧比的資金,更名為 LS Dig...

比特幣的價格並不能反映其作為貨幣的日益增長的使用; 它僅僅反映了對其投機價值的幻想。 它的價格上漲只是因為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在聽到別人如何在短時間內將自己的錢翻倍或翻三倍的故事——他們不想錯過。 不成熟的投資者正在貸款購買比特幣。 那些用過這種貨幣的人看到它的價格隨後上漲時會感到懊悔,所以他們把它囤積起來。

比特幣是由一個不知名的人或團體發明的,是一種數字貨幣。 它允許使用密碼學在個人之間直接轉移資金。 銀行賬本分發給所有用戶,複雜的數學交易確保交易的完整性。 這樣的系統使政府很難知道交換貨幣的人的身份,因此它已成為洗錢、毒品交易和腐敗的避風港。

除了對犯罪的可用性之外,比特幣還存在重大設計缺陷

比特幣以預定且逐漸降低的速率創建(或“開採”),總限制為 2100 萬個可發行硬幣。 可用比特幣的增長速度跟不上熱衷於購買它們的人數,因此比特幣的價格不斷上漲。 因為它的價格上漲,它的“礦工”(他們的計算機通過複雜的計算來賺取貨幣)和那些從其他人那裡購買比特幣的人都不願意通過消費來將它們用作貨幣。 相反,他們坐在硬幣上等待價格進一步上漲。 由於比特幣供應受到限制,需求越來越短缺,比特幣不再是一種貨幣,而是一種投機性的空資產。

然後,技術本身存在問題。

首先,任何有權訪問比特幣密碼(或私鑰)的人都有權使用它解鎖的比特幣; 丟失密碼意味著丟失所有相關的比特幣,沒有追索權。 其次,構成比特幣的區塊鏈的線性增長導致處理和驗證交易所需的計算量呈指數增長:過去需要 10 分鐘的交易現在需要數小時。 第三,由於比特幣交易費用徘徊在 25 美元以上,現在支付 5 美元需要 30 美元。 這顯然不是一種可行的數字貨幣。

對地球來說最令人擔憂的是驗證交易現在需要的能源消耗。 據報導,比特幣網絡以每年 32TWh 的速度消耗能源——大約相當於整個丹麥國家。 每筆交易消耗 250 千瓦時,足以為西方普通家庭供電 9 天。 中國已成為主要的比特幣挖礦國家,其省份為礦工提供超便宜的能源。

數字貨幣肯定是未來,但其他選擇比比特幣更有意義。 以中國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為例,它們現在處理 5.5 萬億美元的支付。 或者印度的統一支付接口,它可以在幾秒鐘內實現人與人之間的轉賬——免費。 這發生在銀行之間,提供客戶支持和安全性。


[Vivek Wadhwa 的這篇文章出現在官方網站上,經許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