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Pay 和 UPI:第三方應用程序可以歸類為支付系統運營商嗎?
已發表: 2021-04-032019 年,德里高等法院提起了一項公益訴訟,質疑 Google Pay 在印度運營的合法性
德里高等法院質疑印度儲備銀行 (RBI) 關於 Google Pay 如何在未經中央銀行授權的情況下運營支付系統
通常,僅向其客戶提供軟件支持服務以連接或使用支付網關服務的公司不屬於支付系統的一部分
金融科技在過去十年中一直是流行語,支付技術一直處於前沿。 然而,更大的創新伴隨著更大的責任來監督和規範相關機構。 儘管它的大眾接受度和龐大的用戶群,但成為法律辯論焦點的此類機構之一是谷歌印度的支付業務 Google Pay。 本文解釋了其背後的法律辯論及其對印度支付生態系統的意義。
2019 年,德里高等法院提起了一項公益訴訟,質疑 Google Pay 在印度運營的合法性。 消息來源表明,請願人辯稱,Google Pay 並未出現在印度儲備銀行授權運營支付系統的實體名單中,因此一直以未經授權的方式運營。 請願人還對谷歌未經監控和未經授權訪問用戶的敏感個人數據(如交易細節等)表示擔憂,這侵犯了個人隱私。 另一方面,谷歌印度堅持其作為其合作銀行的“技術服務提供商”運營的立場,通過統一支付接口 (UPI) 基礎設施促進支付,並且不執行支付處理和結算功能。
德里高等法院向印度儲備銀行 (RBI) 質疑 Google Pay 如何在未經印度儲備銀行授權的情況下運營支付系統。
印度支付系統法概述
在印度,支付系統受 2007 年(印度)支付和結算系統法以及根據該法制定的法規(PSS 法)的約束和監管。 根據 PSS 法案,印度儲備銀行是印度支付系統監管的指定機構。 支付系統是一種能夠在付款人和受益人之間進行支付的系統,它涉及清算、支付或結算或所有這些過程。 支付系統包括電子支付系統、信用卡和借記卡、在線支付網關、匯款或類似操作以及預付支付工具 (PPI)。 根據 PSS 法案,未經 RBI 授權,任何人不得操作或啟動支付系統。
通常,僅向其客戶提供軟件支持服務以連接或使用支付網關服務的公司不屬於支付系統的一部分。 同樣,不接收或處理來自其客戶的付款/資金並通過支付網關進行支付清算/結算的公司不屬於支付系統的一部分。 因此,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例如電信公司、網絡服務提供商、軟件製造商、服務器控股公司)不會根據 PSS 法案向 RBI 註冊。
為你推薦:
Google Pay 在印度的運營
GPay 或 Google Pay 應用程序據稱是基於 UPI 的移動應用程序,用於分別直接從發送方和接收方的銀行賬戶發送和接收資金。 作為參與 UPI 平台的先決條件,必須是預付支付工具 (PPI) 的發行人或支付服務提供商 (PSP),即根據 1949 年銀行監管法受印度儲備銀行監管並獲得授權的實體提供手機銀行服務。 Google Pay 似乎不屬於這兩個類別。 仔細觀察其運營情況表明,它僅提供“連接”到 UPI 系統以進行資金轉移的技術。 事實上,印度國家支付公司 (NPCI) 是印度運營零售支付和結算系統的傘式組織,已將 Google Pay 列為“第三方應用程序”之一,以促進 UPI 平台上的交易。
此外,Google Pay 不參與付款的處理或結算,而是客戶用作接口的軟件,由 PSP 銀行進行處理和結算。 NPCI 允許“多銀行 PSP 模式”,允許技術參與者/第三方應用程序提供商通過多個 PSP 銀行(需要由 RBI 授權)連接到 UPI 系統,這些銀行擁有很大的所有權和責任已被強制執行。 目前,Google Pay 通過 4 家 PSP 銀行連接到 UPI 平台。
關於數據隱私問題,NPCI 要求只有客戶數據(包括客戶同意的數據)才能存儲在應用程序提供商的系統中(具體而言,UPI 交易數據應以加密格式存儲),並且所有客戶支付敏感數據都可以僅存儲在 PSP 銀行的系統中,有效消除了 Google Pay 等應用程序中的數據隱私問題。
印度儲備銀行在德里 HC 之前的立場
在德里高等法院,印度儲備銀行表示,Google Pay 不是支付系統運營商,而只是第三方應用程序提供商,因此不需要根據 PSS 法案獲得授權,也不需要根據 2019 年數字交易監察員計劃的範圍進行覆蓋.
印度儲備銀行在德里高等法院的立場有可能為尋求在支付領域進行創新的科技公司打開一扇機會之門,最終免除它們根據 PSS 法案的任何許可或授權要求。 雖然此事尚待裁決(並且有能力影響整個支付應用程序提供商社區),但看看德里高等法院是否遵循印度儲備銀行的立場或規則以減輕許可所涉及的系統性風險將會很有趣未經授權的玩家在敏感的支付空間中操作並處理公共資金。 儘管如此,RBI 採取了上述觀點,讓支付技術領域的參與者和該領域的投資者社區充滿信心。
Akash Srinivasan 也為這篇文章做出了貢獻。 作者的觀點是個人的,不構成 Khaitan & Co. 的法律/專業建議。如有任何進一步的疑問或跟進,請通過[電子郵件保護]聯繫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