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採用中的道德、隱私和全球法律:印度站在哪裡?

已發表: 2020-09-06

數據隱私法勢在必行,不是因為機器很危險,而是因為人類很危險

這方面最嚴格的法律由歐盟制定,GDPR

31 個國家已設法制定必要的法律,確保禁止未經必要同意的數據交換和共享

人類患有上帝情結。 藝術和科學努力實現對人類形態、思維模式、美學和倫理的再造。 我們可以通過讓機器自己思考來複製人類的智慧嗎? 人工智能不會面臨做出落入灰色區域的選擇的道德困境,它的輸出是二元的。

GIGO 的概念——垃圾進,垃圾出也適用於人工智能。 如果提供給系統的數據存在偏差——在收集方法中,不提供上下文或人為錯誤將導致算法存在偏差。 它還可以使輸出不可預測。 按照我們的發展方向,人們對機器的信任比對人類的信任要高。 保持人工智能完全公正變得更加重要。 人工智能是一種技術,就像核聚變在變成炸彈之前一樣。

如果現在不進行正確的檢查,我們將面臨一場比核爆炸更具破壞性的災難,因為它有能力徹底摧毀人類生存的結構。

再次,信任是人類的建構。 機器不必相互信任。 但是使用技術的人需要這樣做。 數據隱私法勢在必行,不是因為機器很危險,而是因為人類很危險。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人工智能是由人創造的,它可能會犯下毀滅性的錯誤,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糾正。 這是因為,即使人比機器更聰明,他們也更慢。 實際上,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注意到偏差,並且在那個時間範圍內會造成很大的損害。

人工智能在醫療保健、教育、金融、農業和製造業等多個領域的快速採用使得及時觀察和採取行動成為現實。 這方面最嚴格的法律由歐盟制定,即通用數據保護條例 (GDPR)。

Covid-19大流行看到死亡尊嚴的神聖觀念被更兇猛和原始的生存本能所取代。 人工智能和人類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合作,讓世界變得更安全。 它還帶來了重新審查隱私法、道德規範的必要性,以及對人工智能等不受約束的新技術及其服務目標的通用行為準則的需求。

世界各地的現行法律

人工智能是由數據驅動的,創造一個更安全的世界的第一步是將數據放在安全的手中——人或機器。 我們需要創建安全檢查,以確保用戶的敏感數據不會暴露在需要大量數據的 AI 算法中,這些算法會根據社交媒體簽到和谷歌地圖使用等最無害的細節重新創建一個人的詳細數字生活。

這是一項不斷發展的技術,現在需要製定定期評估並根據需要進行更改的法律和指導方針。 想像一個擁有普遍法律來管理人工智能使用的世界是烏托邦式的,但像聯合國這樣的機構可以根據核條約制定所有國家都能接受的指導方針。

截至目前,人工智能法律不在聯合國的優先事項清單上。 因此,一些國家的監管態勢仍然微不足道。 試圖修改法律並引入有關人工智能的新法規的最重要的機構之一是歐盟。

為你推薦:

RBI 的賬戶聚合器框架將如何改變印度的金融科技

RBI 的賬戶聚合器框架將如何改變印度的金融科技

企業家無法通過“Jugaad”創建可持續、可擴展的初創公司:CitiusTech 首席執行官

企業家無法通過“Jugaad”創建可持續、可擴展的初創公司:Cit...

元界將如何改變印度汽車業

元界將如何改變印度汽車業

反暴利條款對印度初創企業意味著什麼?

反暴利條款對印度初創企業意味著什麼?

Edtech 初創公司如何幫助提高技能並使勞動力為未來做好準備

教育科技初創公司如何幫助印度的勞動力提高技能並為未來做好準備……

本週新時代科技股:Zomato 的麻煩仍在繼續,EaseMyTrip 發布強...

31 個國家已設法制定必要的法律,以確保禁止未經必要同意的數據交換和共享。 除了歐盟的 27 個國家有義務遵守通用數據保護條例 (GDPR),美國 (US)、英國 (UK) 和巴西的許多州也提出了禁止數據隱私的法律.

考慮到聯邦一級的法律,美國對數據政策的責任心至多。 因此,該國絕對檢查了監管法律。 歐盟 (EU) 在 2018 年提出了 GDPR,要求成員國有義務維持禁止性法規以維護數據隱私。

企業領導者還需要將隱私解決方案放在首位。 至於政府,在處理人工智能等敏感技術時,可以為嚴格遵守隱私協議的企業提供減稅方面的一些好處。

印度數據保護法

印度沒有針對數據保護的具體法律,但個人信息受到《信息技術法》第 43A 條和第 72A 條的保護。 它賦予與 GDPR 類似的個人信息不當披露獲得賠償的權利。 2017 年,最高法院宣布隱私權為一項受印度憲法保護的基本權利。

人工智能有望增加 957 億美元,這將是 2035 年印度當前總價值的 15% 左右。人工智能將能夠在未來幾年以某種形式觸及每個人的生活。 2018 年,NITI Aayog(政策委員會)啟動了各種人工智能應用項目。

電子和信息化部成立了四個委員會來強調和分析人工智能的多個倫理問題。 一個聯合議會委員會目前正在考慮基於數據保護法規草案的 PDP 法案 - 2019 年個人數據保護法案。 一旦該法案在議會兩院獲得通過,它將成為法律。

2020 年 1 月,在 NITI Aayog 的建議下,又邁出了一步,建立了 AI 顯式機器框架“ AIRAWAT” 。 其目的是滿足初創企業、人工智能研究人員和學生的持續需求。 印度的一些相關 IT 法律包括 — 1970 年專利法、1957 年版權法、知識產權所有權和許可協議。

印度政府在農業和醫療保健領域推出了有前景的人工智能試點項目。 民營機構在人工智能的建立和應用方面正蓬勃發展。 隨著印度政府推動數字化並製定更多人工智能計劃,私營公司將蜂擁而至贏得大合同並衍生出新的人工智能相關初創企業。

法律可能會限制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發展。 印度尚未看到人工智能在各行各業和普通民眾中的大規模採用。 一旦出現足夠多的案例研究,關於人工智能倫理的公開討論就會隨之而來。 目前,很少有人為侵犯隱私而煩惱,而且普通民眾也不知道肆無忌憚的人工智能可能對他們的幸福和心理健康構成威脅。 有關使用人工智能的積極信息也將暴露威脅。

在印度,人工智能的採用速度比為規範它而製定的規則要快。 各行各業現在已經開始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高他們的人力。 最近推出的新教育政策強調從六年級開始教授編碼學生的權利。 印度將在未來幾年成為新人工智能技術的中心。

法律本質上是保護弱者,他們往往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權利。 時間將會看到管理人工智能的全球法律的製定,以及有特定行為和法律的國家定義其人口的對錯。 人工智能實際上幫助拉近了世界,並與人類一起對抗流行病。

除非我們提供法律,無論好壞,人工智能可能會發展並開始編寫自己的道德行為準則,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