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淡馬錫、摩根士丹利熱衷於收購 FINO 三分之一的股份
已發表: 2018-03-26擬議交易將對支付銀行和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的估值為 3.08 億美元
據報導,日本投資巨頭軟銀集團、全球金融服務公司摩根士丹利和新加坡國營投資公司淡馬錫正在考慮收購金融信息和網絡運營 (FINO) 三分之一的股份。
如果交易成為現實,這家總部位於孟買的支付銀行和金融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的估值將為 3.08 億美元(2,000 印度盧比)。
作為交易的一部分,三人正在尋求收購替代資產管理公司黑石在該公司的 26% 股份。 除此之外,它還將包括通過主要股份出售收購 FINO 7% 的股份。
一位要求匿名的消息人士在評論這一發展時告訴 ET,“一個正式的程序已經啟動。 它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 事情需要一些時間才能成熟為具體的交易。”
發送給軟銀通訊團隊的電子郵件查詢直到發佈時才得到回复。
黑石將在其對 FINO 的 7 年投資中獲得四倍的回報,其中一部分是在 2011 年以 26% 的股權投資 2300 萬美元(150 盧比)。 據估計,這家美國私募股權公司退出後將獲得約 8010 萬美元(520 盧比)和 1.001 億美元(650 盧比)的回報。
據知情人士透露,瑞士跨國金融服務公司 Credit Suisse 已被委託為黑石尋找新買家。
FINO 成長故事:概述
FINO 由匯豐銀行、ICICI 銀行、ICICI Lombard General Insurance、Corporation Bank、IFMR Trust、印度銀行、英特爾公司和聯合銀行等銀行和金融服務公司組成的財團於 2006 年成立,為金融機構提供技術和運營服務。
從本質上講,該公司構建了集成技術,使金融機構能夠接觸到該國服務不足和沒有銀行賬戶的部門。 總體而言,FINO 的科技和支付銀行業務在 28 個州的 499 個地區的 20,000 多個交易點擁有超過 7800 萬客戶。
為你推薦:
該公司的其他投資者包括英特爾資本、海德蘭資本和國際金融公司。
2017 年 7 月,在獲得印度儲備銀行批准一個月後,Fino 支付銀行作為印度第四家支付銀行成立。 該銀行在第一天上線了 410 家分行和超過 25,000 個接觸點,其目標是在未來三到五年內將這一數字提高到超過 10 萬個。
為了到 2020 年實現盈利,這家支付銀行正準備在未來三年內通過 1000 家分行的網絡獲得約 5000 萬客戶,從而動員價值 15.6 億美元(10,000 印度盧比)的存款。
該銀行由董事總經理兼首席執行官 Rishi Gupta 領導,面臨來自其他支付銀行的競爭,即 Airtel 支付銀行、Paytm 支付銀行和印度郵政支付銀行。
軟銀、淡馬錫、摩根士丹利及其在印度的賭注
軟銀擁有 1000 億美元的願景基金,是目前印度最活躍的投資公司,押注於 Flipkart、Paytm、OYO 和出租車聚合商 Ola 等高增長互聯網和科技初創公司。
軟銀在印度投資的其他公司包括 Grofers、Snapdeal 和 Housing 等初創公司。 到目前為止,軟銀已經從願景基金投資了 26 家公司。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孫正義去年曾表示,軟銀寄希望於其在印度最大的投資,尤其是在 Flipkart 和 Paytm 上。 “Flipkart,印度第一大電子零售商,在國內電子商務市場佔有 60% 的份額,比亞馬遜印度還要大。 很難看到比亞馬遜更大的人,”孫正義在去年 11 月評論道。
由於在截至 2017 年 12 月的九個月期間對東南亞和印度公司的投資收益,日本互聯網和電信巨頭軟銀獲得了 7400 萬美元(80.69 億日元)的收益。截至 2016 年 12 月的同期虧損 3.6 億美元(392.81 億日元)。
據報導,2018 年 1 月早些時候,這家投資巨頭正在談判以 8 億美元的估值收購另一家金融科技公司 PolicyBazaar 的主要股權。
另一方面,淡馬錫在印度擁有 100 億美元的敞口。 其印度投資組合包括知名品牌,如 Snapdeal、汽車分類平台 CarTrade 和 SBI Life。 據報導,本土出租車聚合商 Ola 也在與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和其他投資者進行談判,以籌集另外 5 億至 10 億美元的資金。
在印度,金融服務公司摩根士丹利迄今已投資了 Flipkart 和小額信貸初創公司 Janalakshmi 等互聯網公司。
據估計,到 2020 年,印度的金融科技軟件市場預計將從 2016 財年的 12 億美元增至 24 億美元。 根據 Inc42 2017 年融資報告,去年有超過 30.1 億美元流入金融科技初創公司,涉及 111 筆交易。
著眼於該行業不斷增長的潛力,軟銀和淡馬錫等投資巨頭越來越多地尋找方法來加強他們在該國金融科技市場的控制。 因此,擬議中的 FINO 交易符合他們在印度金融技術和服務領域獲得控股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