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時代會很快結束嗎?
已發表: 2019-07-07在印度,對熟練工程師的需求和供應都很大
即使一些工作變得多餘,同樣的新興技術也需要人力資源來構建產品
對技術/工程人才的需求將繼續存在,但現在成功的將是有經驗的人才
從遠古時代開始,歷史就見證了在工程的幫助下建築發展、狩獵和農業生產的奇蹟。 由於需要提高人類生產力,這些改進主要是引入的。
為了了解工程經濟的現狀,我們需要了解工程在人類生活中的相關性。 每當人類感到需要提高生產力、效率或現有能力時,我們就會轉向工程技術,以引入技術來打破現狀並讓生活更輕鬆。
事實上,“ingenium or ingeniare”這個詞的拉丁詞根在早期英語中確實有“聰明”的意思,甚至導致了“ingenuity”這個最早的親戚,也是“工程師”的基本精神。
一旦我們了解了這一點,就更容易了解過去 3-5 年發生了什麼,以及它是如何發生的。 人們認為——考慮到教育成本——人們會花在他們認為會給他們帶來補償性回報的東西上,雇主相信經濟學家和 2001 年諾貝爾獎獲得者邁克爾·斯賓塞的“學位是生產力的標誌”。
工程的歷史估值導致其名義價值和社會價值不成比例地增加。
1990 年代印度的 IT 繁榮很可能是這一趨勢的強大觸發因素,甚至吸引了機械、電氣和土木工程等傳統流派的畢業生從事高薪白領辦公桌工作。 然而,需求和供給之間總是存在滯後,並且在過去十年中,正在建立的工程教育機構的數量不加選擇地增加。
例如,在過去五年中,AICTE 批准的工程學院的空缺率一直保持在 47% 以上,而 2016-17 年的空缺率接近 54%。 現在,供應已經開始趕上對人力資源密集型類別的需求。
打破神話
提高生產力的新浪潮是由於新興技術擾亂了人類密集型流程和工作。 我們已經看到越來越多的人被解僱,因為他們所做的工作不再相關,或者那些相同的工作可以在沒有太多人為乾預的情況下輕鬆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一些工作變得多餘,同樣的新興技術也需要人力資源來構建產品。 因此,當工作在一端被摧毀時,它們在另一端被創造出來。
為你推薦:
根據 FICCI-NASSCOM 和安永的報告,到 2022 年,該國 6 億估計勞動力中的 9% 將被部署在今天甚至不存在的新工作崗位上,而 37% 將從事技能組合發生根本變化的工作崗位。
為新世界做準備
我們已經看到,新興技術需要動手能力強且具有編碼經驗的人才,才能創造新產品。 現有的橫向招聘也無法滿足所需的此類人才數量——需要準備新的人才。 人才供應指數發現,2014 年至 2017 年間,物聯網人才需求猛增了 304%。
如果美容計劃具有非常高的基於現實生活問題解決的體驗式學習的時間元素,那麼大量人才只能獲得實踐經驗。 眾所周知,這種方法可以賦予這些人才很高的編碼信心,並使他們準備好接受所需的工作。
往前走
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信號的影響已經減弱,其他工作和缺乏認證的情況更加開放。 為了了解印度年輕人想要哪些技能和工作,並評估當前的教育體係是否滿足這些願望,世界經濟論壇和觀察者研究基金會合作對印度 5,000 多名青年進行了一項調查。 年輕的印度人雄心勃勃,在職業決策中表現出更大的自主權。
總而言之,我們可以說對技術/工程人才的需求將繼續存在,但現在成功的將是那些有經驗的人才。 圍繞這種方法的許多大學和教學模式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以滿足對行業人才的需求。 我們在大多數方法中看到的關鍵要素是核心體驗式動手編碼、實時實時環境工作和行業專家導師。
在印度,對熟練工程師的需求和供應量都很大。 唯一的問題是市場的重點是服務業,而重點確實應該放在創新和產品開發上。
一種解釋是度數作為一個信號。
“鑑於投資於教育的回報和成本,個人在教育方面做出理性的投資選擇,”邁克爾·斯賓塞在 2001 年諾貝爾獎演講中說。 “雇主對信號與個人潛在生產力之間的關係抱有信念,”他接著說。
這意味著雇主使用工程學位作為“信號”,表明與沒有工程學位的畢業生相比,畢業生更有才華和能力,無論大學教育是否與所提供的工作有任何直接相關性或影響。
像斯賓塞這樣的經濟學家說,“信號”取決於一個人去過的機構和他們擁有的學位。
在印度勞動力市場,像工程學這樣的專業學位,比藝術和人文學科更注重經驗能力,具有更高的“感知”經濟回報。